界面新闻记者 |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在当地时间8月29日被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裁定越权。分析人士指出,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将在10月14日生效,这给特朗普政府进一步上诉至最高法院留出了时间,而最高法院会做出何种裁决,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分析人士多认为,特朗普未来可能会更倚重以232条款为代表的行业关税,来推行其贸易议程以及促进关键供应链产业回流美国。
这场诉讼始于5月底,当时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无权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征收对等关税、芬太尼关税等,禁止其生效。随后,特朗普政府上诉至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后者暂停了前述禁令。8月29日,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票赞成、4票反对的结果,维持了国际贸易法院5月份的裁决。特朗普周末在社交媒体上证实正在向最高法院上诉。
东吴证券分析师芦哲在研报中称,由于最高法院审理该案期间有极大概率延续对上诉法院判决结果的暂缓执行,即允许特朗普继续征收对等关税直至判决结果出炉,因此本次上诉法院裁决结果预计对特朗普对等关税计划的影响较为有限。
4月2日,特朗普援引IEEPA对全体贸易伙伴征收10%-50%的对等关税。2月,他还援引该法案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芬太尼关税。
凯投宏观北美首席经济学家保罗·阿什沃思对界面新闻表示,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判决留下了两个方面的不确定性:其一是影响的范围仍有待厘清。根据裁决书,案件将被发回下级法院继续审理,主要是确定案件当事人的范围,究竟是所有受关税影响的人,还是只适用于提起诉讼的民主党州和小企业这些原告。其二是最高法院最终做出何种裁决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这场诉讼的原告是以葡萄酒进口商VOS Selections为首的一群美国小企业,理由是进口关税损害了他们的利益。随后,俄勒冈等12个民主党控制州也加入这起诉讼,称进口关税将增加公共机构购买基本设备和用品的成本。
分析人士认为,该案的主要争论点在于美国总统是否有权援引IEEPA征收关税。此前,IEEPA法案多被用于经济制裁,赋予总统在国家紧急状态期间应对“异常和特殊”威胁的权力,但国际贸易法院和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认为,这种权力不包括关税,征收关税的权力在于国会。
“IEEPA法案赋予总统重大权力,使其能够针对宣布的国家紧急状态采取一系列行动,但这些行动均未明确包括征收关税或类似措施的权力。”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裁决书中称。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作出裁决后,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惠特尼·谢泼德森全球贸易高级研究员Brad Setser撰文称,如果最高法院维持目前裁决,那么特朗普今年征收的大部分关税都将被取消,这包括4月2日宣布的对等关税,以及对加拿大、中国和墨西哥征收的芬太尼关税。
他指出,在最高法院的审理层面,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国会是否有意根据IEEPA将提高关税的权力下放给总统。而这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特朗普关税议程是否对美国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以及总统与贸易伙伴达成的协议是否创造了有利于美国的新贸易秩序。
“我个人认为,通过IEEPA引入的关税缺乏精准性,而且近期达成的协议也令人失望,这些协议似乎是建立在虚高投资数字上、不太可能实现。因此,(在最高法院看来)取消目前的IEEPA关税对美国而言将是净收益。”Setser说。他还表示,鉴于此案的重要性,预计最高法院将相对较快地作出裁决。
自7月以来,美国已经与欧盟、日本、韩国、越南等主要贸易伙伴达成了初步的框架协议,向其征收10%-20%不等的进口关税,同时,这些国家承诺对美国进一步开放市场,以及增加对美投资。不过,在投资金额方面,美国和贸易伙伴口径并不一致。
比如,美方称日本将向美投资5500亿美元,美国将获得其中90%的利润,但日本政府官方文件显示,具体利润分配将“根据各方贡献和风险承担情况确定”。在美欧协议方面,美方称欧盟承诺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但有欧盟官员表示不能保证兑现该承诺,原因在于资金完全来自私营企业,欧盟方面无权控制。
招商证券分析师魏芸在研报中表示,虽然该案涉及行政权和立法权之辩,理论上已超越党争范围,法官的党派背景不能作为直接的判断依据。但是,目前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保守派对自由派以6比3的多数占据优势,且今年以来最高法院已作出一系列有利于特朗普的裁决,并对扩大旧法案的解释范围以赋予总统更多权力持宽泛甚至模糊的态度,这为最高法院的裁决增加了不确定性。
“若最终特朗普政府败诉、关税立法权重回国会,国会更关注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领域或将更谨慎,关税政策或将更加稳定,税率短期大幅波动的风险下降。”魏芸称。
她还指出,对于涉及国家战略安全或者科技竞争的关键行业,国会的保护主义色彩或仍将浓厚,美国贸易政策目标会越来越聚焦于具有战略重要性的供应链,以232调查为代表的关税形式的影响将更为持久。
阿什沃思对界面新闻表示,如果最高法院判特朗普败诉,美国财政部或需退还过去5个月征收的近1000亿美元关税中的大部分。此外,其它国家可能会放弃已经与美国达成的初步协议。不过,即便如此,特朗普政府仍有诸多手段从其他层面继续推进关税进程,比如,他可能会以国家安全为由扩大行业关税的范围。
美国《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授权商务部对特定产品进口威胁国家安全立案调查,并由总统决定实施关税、配额或其他限制措施。自特朗普今年二次上台以来,美国政府已多次以国家安全为由修改钢铁和铝的232关税政策。今年2月,特朗普宣布对钢铁、铝及衍生品征收25%的进口关税,并取消了此前授予的特定国家豁免资格及配额。6月,美方将钢铁、铝及衍生品进口关税税率上调至50%,并将冰箱、冰柜、烘干机、洗衣机等产品纳入钢铁和铝衍生品范围。8月,美国商务部又将400多项产品添加到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清单,适用税率为50%。
Setser认为,即使特朗普还有其他多个合法途径继续推行关税,但要复制IEEPA关税的广泛范围也需要时间,且难度较大。对特朗普来说,恢复广泛关税的最快方法是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122条提起国际收支紧急诉讼,该条款允许总统在150天内征收15%的关税。不过,150天之后,这些关税需要国会授权才能延期。
目前,关税已经成为美国财政收入的重要一环,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特朗普希望通过关税来补充财政收入的目的。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7月关税收入为284.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73%,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达到8.4%;4-7月累计,关税收入为947.1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涨幅达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