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此页面由第三方提供! 乐修号自营维修号码:4OO-966-8255

整合升华现行30多部生态环境法律,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将首次亮相|界面新闻 · 中国

更新时间:2025-04-26 00:49 alababa 11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

下周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将审议多部法律案,其中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将首次亮相。

2025年4月25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发言人黄海华介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于4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将审议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的议案等多部法律案。

生态环境法典是继民法典之后,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文件。从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到现在,我国和生态环境保护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法律已有30多部。生态环境法典的编纂,将扭转当前由环境保护法以及众多自然资源、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单行法构成的分散立法格局,是构建中国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

此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列入立法规划和2024年度立法计划,正式启动了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立法程序。

黄海华4月25日在记者会上表示,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将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制度、实践成果以体系化、法典化的方式确认下来,对于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整合升华现行30多部生态环境法律,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将首次亮相|界面新闻 · 中国-第1张图片-乐修号

他介绍,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已经具备良好基础,条件成熟、正当其时。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将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成立了法典编纂领导小组和有关方面同志组成的工作专班。赵乐际委员长多次主持召开常委会党组会议,对做好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和形成生态环境法典草案进行研究部署。一年多来,工作专班在常委会党组和法典编纂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扎实开展法典编纂工作。经反复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后,形成了生态环境法典草案。 

我国现行有效的生态环境法律有30多部,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如何对这些法律进行系统整合? 黄海华介绍,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既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也不是完全的新立新定,而是以法典化立法方式对我国现有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机制和规则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集成升华,并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增强我国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

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目前采取了适度法典化的模式,对现行有效的30多部生态环境法律分情况处理:一是,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和有关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等全部纳入法典中,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进行编订纂修。二是,将现行有关流域、区域、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等生态要素、生态系统方面和循环经济、节约能源等方面的法律制度规范,择其要旨要则纳入或者体现到法典之中,使法典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兼容性。三是,适当考虑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法治需求,填补法律空白,作出一些原则性、引领性规定,体现法典的时代性、前瞻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