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仅仅4个月,蚂蚁AQ的增长比想象中更快。
10月28日,QuestMobile发布《2025年三季度AI应用行业报告》,豆包、DeepSeek、元宝、AQ等多款应用入围中国AI原生应用Top10。其中,蚂蚁旗下AI健康应用AQ排名在一个月内上升3位,位列榜单第7,成为Top10中唯一的健康类应用,用户规模也超过了通义、文小言等通用AI产品。
AQ冲至中国第7,距其发布独立App仅仅3个多月。

9月16日,AQ首次入榜QuestMobile相关榜单时还外列第10,一个月后,AQ就跃升至第7。在Top10原生应用中,AQ今年第三季度83.4%的复合增长率位居第一,远超行业13.5%的平均增速。

作为蚂蚁集团在今年6月推出的AI健康应用,AQ基于蚂蚁医疗大模型,提供健康科普、就诊咨询、报告解读、健康档案等100多项AI功能。
与此同时,好大夫在线也完成了AI化升级,正式入驻支付宝的医疗健康频道,并与AQ联合推出了AI找医生等功能。这一动作被视为蚂蚁集团并购好大夫在线后双方业务融合的关键进展,也为观察蚂蚁在 AI 医疗领域的布局提供了新视角。
大模型发展至今,2025年已被视作AI应用爆发之年。尽管诞生之初受到部分质疑,但如今AQ的快速增长,却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蚂蚁对健康这一业务上重投的决心与耐性。
AQ增长背后的“自然选择”
蚂蚁在医疗健康的探索已持续多年。2014年,支付宝创新推出全国首个线上挂号缴费系统,开启了医院支付入口的数字化改造,并有效减少了线下排队现象。
六年前,支付宝再下一城,推出医保码,将看病就医的便捷性推向新高度。如今,刷医保已成为近12亿人的日常,其中超7亿是支付宝用户。随后从医保码出发,支付宝又逐步扩展出了问诊、买药、保险报销等多样化服务。
AI的到来,再次为行业升级撕开一道口子。从药物研发、临床诊断到健康管理等多个层面,AI开始重塑医疗健康行业。这个赛道开始显得热闹甚至拥挤——无论是百川智能这样的创业公司,还是字节、腾讯等科技大厂,都开始在AI医疗层面大力投入。
蚂蚁的这场探索始于去年9月——在支付宝内上线AI健康管家,如今AQ的雏形,内置找医生、读报告等服务。
据官方披露,不到10个月内,支付宝的AI健康管家服务超7000万用户,验证了市场需求的真实性。但是,团队也逐步意识到,内嵌在支付宝内的AI功能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全面需求。蚂蚁集团副总裁张俊杰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时用户的负面反馈之一就是入口太深,影响了一些用户体验。
如今,作为独立App推出的AQ,三线及以下区域用户占比近60%,已成为中国老百姓首选的AI健康应用。

AQ的快速起量,并非偶然的市场爆发,而是蚂蚁内部业务积累与外部用户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需求来看,中国医疗资源分布存在严重不平衡,我国城市人均医疗资源是农村的2.5倍以上,下沉市场用户获取优质医疗资源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我国潜在慢病管理人群规模达 5-6 亿,用户对健康监测、疾病预防咨询等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AQ承担的任务,正是真正助力“医疗资源如何更普惠”这个深层次的难题。
对此,AQ动作频频。今年8月,AQ向老年人深受其害的医疗假广告宣战。在9月的外滩大会上,又正式发布了医生易用的智能体开放平台,帮助更多医生和医疗机构开发医疗智能体。就在昨天,AQ又发布《别让慢性病抢走我们的父母》的公开信,并推出系列产品功能,推动解决老年人慢病管理问题。

从内部积累来看,蚂蚁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探索已持续十余年,近年来也大力重投AI科技,为 AQ 的推出奠定了基础。据了解,蚂蚁集团2024年科技研发投入234.5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连续三年超10%。AQ的技术引擎蚂蚁医疗大模型,学习了超万亿tokens专业医疗语料,具备“医学思维”推理能力以及图片、语音、视频等多模态交互能力。
蚂蚁医疗健康业务的AI化升级
事实上,AQ快速增长之外,蚂蚁在医疗健康业务上的加速布局,还有诸多迹象可循。
近期,记者发现好大夫在线也出现在支付宝 App 医疗健康频道,并联合蚂蚁旗下 AI 健康应用 AQ推出“AI找医生”等新服务。原有的好大夫App仍保持独立运营。
记者体验发现,用户在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点击下方标签即可找到全新升级的好大夫。通过“AI找医生”功能,用户输入问题后,AQ会综合医生的科室、擅长疾病等信息进行智能推荐,选定医生后,还能进一步完成快速问诊或挂号。部分医生还配备了AI科普助理,深度学习了该医生在好大夫平台上经过脱敏的问诊咨询、医学科普等内容,AI可针对用户的问题先提供免费解答,帮助用户预先了解情况,用户如有需求再进一步咨询医生本人。

这意味着,AQ 与好大夫实现了 AI 技术与专业医疗资源的深度联动,让用户可一站式完成智能分诊、专家匹配、问诊挂号,真正打通了 “AI 找医生、精准连服务” 的场景闭环。
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1月蚂蚁完成收购好大夫之后,好大夫品牌鲜少主动发声。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蚂蚁内部一直在推动彼此业务更好融合互促。今年三月,蚂蚁就面向好大夫在线30万注册医生,发布AI医生助手系列工具,全面助力医生的医、教、研工作。
从行业视角观察,蚂蚁的医疗健康服务逐渐形成了更完整的逻辑:通过好大夫在线链接专业医生资源,借助 AQ 的 AI 能力实现用户需求与医疗服务的精准匹配,再结合支付宝成熟的医疗服务体系,用户可在支付宝端内完成 “智能分诊-医生咨询–服务链接” 的全流程服务。这种模式不仅优化了用户体验,也通过 AI 技术提升了医疗服务的匹配效率。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这些动作也是蚂蚁集团在AI战略下的重要布局。今年6月,蚂蚁集团将AI医疗健康升级为主要业务板块之一。这一调整,意味着蚂蚁将AI医疗健康提升至战略层面,后续将持续加大技术投入与生态合作力度。
必须承认的是,AI应用是一场长期竞争,来自不同领域的参与者尚不清楚潮水的方向。对于蚂蚁而言,他们的选择是从用户最核心的普惠需求出发,在医疗资源不平衡的行业痛点中寻找机会。AQ的快速增长与好大夫在线的整合升级,只是其 AI 医疗战略落地的阶段性成果。如何进一步提升 AI 服务的专业性、扩大医疗资源链接范围、平衡商业价值与服务质量,仍然需要长期探索。
同时,多个科技巨头的加入,也让这个赛道的竞争日趋激烈。字节跳动凭借流量优势与算法积累,正在医疗健康领域多点布局,小荷AI医生等旗下产品未来可依托短视频与直播形式扩大用户触达;腾讯则凭借社交生态与云计算能力,深耕 AI 辅助诊断、医疗影像分析等技术领域……
这场AI与医疗的深度融合仍处于探索初期,但弄潮儿都基于自身基因选择了不同的突破方向,也让公众期待这些技术能更快落地,为用户就医问诊带来更直接的便利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