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此页面由第三方提供! 乐修号自营维修号码:4OO-966-8255

中信银行管理层答界面新闻:零售不良风险是行业共性问题,总体趋势向好|界面新闻

更新时间:2025-08-29 03:40 jiuhebk 4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

8月28日,中信银行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发布会,在回答界面新闻记者关于资产质量的问题时,该行副行长胡罡表示,中信银行资产质量总体稳定,零售业务的不良问题,是近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行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不过,今年上半年,该行进一步加大了零售业务的风险管控,从前瞻性指标来看,零售不良未来趋势总体稳中向好。

8月27日,中信银行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64.78亿元,同比增长2.78%。营业收入1057.62亿元,同比下降2.99%。

摒弃规模情结,专注效益和质量

中信银行行长芦苇现场介绍,上半年,中信银行在营收端积极开源,持续稳息差,拓中收。二季度营收降幅相比一季度呈现了边际改善。在成本端,将控成本列为重要经营主题,全力挖潜降本增效,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都实现了有效压降,有力支撑了利润增长。在资产质量方面,风险指标继续保持稳定。拉长周期来看,不良贷款率过去六年连续下降,拨备覆盖率过去四年持续提升,资产质量更稳更实,向好的趋势比较明朗。

芦苇对界面新闻表示,中信银行已经摒弃了规模情结,更专注于效益和质量并重的增长。在具体业务方面,将纵深推进零售第一战略。同时,下半年将继续做好稳息差工作,全力推动活期存款的有效增长。

中信银行管理层答界面新闻:零售不良风险是行业共性问题,总体趋势向好|界面新闻-第1张图片-乐修号

芦苇补充说:“坚持不以削弱风险抵御能力来换取短期的利润增长,业绩增长的成色、底色更足,在规模方面实现了合理而且有质量的增长。这主要体现在:上半年中信银行表外综合融资规模的增长快于表内资产增长,一般贷款规模的增长快于总资产的增长,存款规模的增长快于总负债的增长,财富管理的规模增长快于总存款的增长。”

“下半年,我们将在有利的政策环境下,深入推进‘五篇大文章’和‘五个领先’银行建设,有信心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增强ROE稳定性,提升投资者回报。”芦苇表示。

零售风险是行业共性问题

2024年以来,银行业零售资产质量风险有所增加,界面新闻注意到,国有行、头部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在零售规模做大的同时,不良贷款率不降反升。

对于资产质量问题,中信银行副行长胡罡在回答界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资产质量总体保持了稳定,一是关键指标向好;二是前瞻性指标改善,财务资源消耗下降,核销处置量下降;三是问题资产价值提升,清收回拨利润增加。

数据显示,资产质量方面,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71.3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49亿元,增长0.98%;不良贷款率1.16%,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207.53%,比上年末下降1.90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上升0.42个百分点。

胡罡指出:“零售业务的不良问题,是近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行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不过,今年上半年,该行进一步加大了零售业务的风险管控,并在产品结构、客户结构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

“在体系优化上,中信银行37家分行个贷部门内嵌了风险负责人,在产品结构调整上,加大了个人住房按揭等低风险资产的投放力度。上半年,我行在住房按揭贷款增量保持可比同业第一位。并且,85%的按揭贷款客户都分布在一二线和人口净流入城市。在零售信用贷和信用卡业务方面,提高了客户准入门槛。在数字化风控方面,加快了风控模型迭代。”

展望下半年零售资产质量,胡罡对界面新闻表示,从前瞻指标来看,个贷不良+关注贷款、信用卡不良+关注贷款率都有所下降,个人消费贷和按揭相关的前瞻指标比年初都有下降,因此认为零售总体风险可控。

谈“反内卷”:银行业息差将企稳

今年,反“内卷式”竞争,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芦苇表示,反内卷政策和息差中性货币政策将推动银行业净息差逐步趋稳。一方面今年以来,反内卷政策逐步出台,有利于规范行业有序竞争,引导银行业把握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保持自身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央行也推动存贷对称降息,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进一步提升,有利于银行进一步压降负债成本。

芦苇认为,利率下行的环境下,息差仍有下行压力,目前主要是资产价格仍在低位运行,随着存量高收益资产逐步到期,将继续带动银行的资产收益率下行,导致息差仍有下行的压力。

芦苇说:“过去三年,中信银行净息差连续跑赢大市,展现出稳息差的坚决执行力。今年年初净息差的下行压力比较大,对此中信银行进一步优化支付结构,实现了二季度净息差的趋稳。上半年中信银行合并口径的息差是1.63%,比上年下降了14个bp,环比看二季度的净息差好于一季度。”

胡罡在谈及“反内卷”对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时表示,相较于上一轮供给侧改革,本轮“反内卷”呈现三个方面的不同:

一是目标不同,本次主要是聚焦提质,而非单纯限产;

二是涉及行业不同,不仅涉及传统行业,还涉及部分新兴行业;

三是手段不同,本次主要是靠行业自律加市场化出清。

胡罡表示,整体看,本次“反内卷”措施将推动相关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给行业生态带来重大变化和深远影响。

“新兴行业未来需求比较大,前景较好。但我们观察到两个方面的产能过剩:一是供大于求。尽管未来需求高、成长快,但供给更快,所以导致重复投资和一些无序竞争,涉及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二是结构错配型。这些行业存在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情况,比如医疗器械、电子信息、航天航空等。”胡罡表示。

胡罡表示,下一步,中信银行将分类施策:

第一,对新兴行业中“短期供给过剩、长期需求较大”的行业,做到“三个精准”:精准把握国家政策变化,及时跟进技术迭代进程;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荣枯周期;精准识别客户竞争优势。在措施上“有进有退”:对龙头企业和具备发展潜力、整合能力的企业就“进”,对于有经营压力或供过于求的腰部尾部客户就“退”;

第二,对新兴行业中“结构错配”的领域,一是对于有自主研发和国产替代的企业,加大对高端制造的支持力度;二是“退”一些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低端制造企业;

第三,对传统行业中总需求在收缩的企业,将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主线,“进”这些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及产能升级中有发展潜力的客户,支持龙头企业并购重组,依法兼并其他弱势企业;退出低效产能企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