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此页面由第三方提供! 乐修号自营维修号码:4OO-966-8255

胰岛素双雄两重天:通化东宝扭亏,甘李大赚|界面新闻

更新时间:2025-07-16 06:26 alababa 17

界面新闻记者 | 黄华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7月中旬,国产胰岛素双雄前后脚发布了半年报,再度揭示行业在胰岛素集采后持续分化。

在甘李药业宣布半年能挣6个亿之后的两个工作日,通化东宝于7月15日公告称,预计今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约2.17亿元,与同期相比实现扭亏为盈。

7月15日,通化东宝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去年同期业绩受多个短期因素影响出现波动,从今年上半年来看,公司经营业绩在持续修复。

企业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通化东宝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亿元、-2.3亿元,同比下降45.84%、147.54%。亏损原因系研发项目终止后,企业对相关项目研发资本化金额做了全额计提等。

通化东宝还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企业胰岛素类似物产品销量增长显著,带动国内销售收入较上期大幅增长,同时,公司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出口收入增长明显。

胰岛素双雄两重天:通化东宝扭亏,甘李大赚|界面新闻-第1张图片-乐修号

二级市场上,7月15日,通化东宝报7.99元/股,涨0.5%,企业最新市值156.49亿元。同日,甘李药业报57元/股,涨1.79%,最新市值342.61亿元。

由于集中在同一时期发财报,通化东宝和甘李药业又再度被比较。目前来看,甘李药业又重新站回行业头部位置,而早在今年中报预告之前的2024年,通化东宝的落后态势就已存在。

2021年胰岛素集采之前,甘李药业的营利能力略高于通化东宝。后来,胰岛素集采之中,由于甘李药业的激进报价,企业在集采次年出现营收大幅下滑、利润亏损,于是有了通化东宝在财务面上的反超(如下图)。

胰岛素双雄两重天:通化东宝扭亏,甘李大赚|界面新闻-第2张图片-乐修号

胰岛素双雄两重天:通化东宝扭亏,甘李大赚|界面新闻-第3张图片-乐修号

从发展历程来看,甘李药业、通化东宝是国内最知名的两家国产胰岛素公司,他们的渊源要追溯到上世纪末。前述公司再加上联邦制药,算的上是国产胰岛素的头三家。

据《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报道,甘李药业成立不久,甘忠如及其团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支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并将专利卖给了通化东宝,通化东宝随后将其命名为“甘舒霖”。

作为曾经的细分领域龙头,在胰岛素集采没有出现之前,尽管市场规模远不如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三家外企巨头,但通化东宝的日子也过得不错。二级市场上,通化东宝还一度是A股大白马。

集采之中,这两家公司的命运就都出现了改变。它们之中,一心以价换量的甘李药业更先出现阵痛。2022年,甘李药业营收较同期对半砍,归母净利润更是由盈转亏,亏损额为4.4亿元。这也是该公司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不过,甘李药业展示了极强的应变能力。在2022年的至暗时刻之后,公司经营状况在2023年、2024年持续大幅好转。另照目前一个季度10亿元的营收趋势来看,企业的业绩还有望在今年达到历史巅峰。

这也更显得通化东宝近况不尽如人意。在2024年,该公司还罕见出现了亏损。

在今年一季度,通化东宝和甘李药业在营收、归母净利润、销售净利率这些指标间有明显差距(如下图),通化东宝的销售费用还遭遇了质疑。不过,比起去年,通化东宝总算是扭亏。

胰岛素双雄两重天:通化东宝扭亏,甘李大赚|界面新闻-第4张图片-乐修号

7月15日,就销售净利率的问题,通化东宝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受益于集采接续带来的可观分配量和医院准入加速,公司会继续重点发力胰岛素类似物产品销售,继续稳步提升胰岛素全系列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份额,销售费用会持续投放,但也会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

在未来增量方面,通化东宝还向界面新闻记者介绍称,近两年来,公司不断有新产品获批上市,市场投入增加,例如利拉鲁肽、恩格列净等,以加快产品放量。

整体而言,通化东宝近一年多并不太平。在去年3月董事长辞职、今年4月三名副总经理职务发生变化之后,该公司董秘也在7月初宣布离职。另在7月11日,通化东宝还公告称,因为两次修改2024年度业绩预告,企业还收到了上交所的《问询函》。

从糖尿病领域的发展态势来看,GLP-1受体激动剂是目前的热点产品,也一定是牵动产业格局变化的关键产品。目前,在通化东宝和甘李药业的产品布局中,也出现了这类产品。

市场规模方面,据西南证券2020年11月研报,目前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可分为注射类和口服类,注射类包括胰岛素和GLP-1受体激动剂(GLP-1 RA);从2015年开始,GLP-1受体激动剂的销售占比就在国内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019年国内GLP-1 RA市场规模为11亿元。

7月15日,上海百汇医疗、上海瑞浦门诊全科和内分泌科副主任医生王维蔚(Vivian Wang)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临床应用来看,GLP-1受体激动剂和胰岛素并不能完全取代,“总的来说,胰岛素是有效降糖,防止低血糖的副反应;GLP-1受体激动剂是一类既能降血糖,又能降低体重的促胰岛素分泌药物。”

王维蔚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提出,GLP-1受体激动剂适合2型糖尿病,胰岛素适应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的糖尿病,范围更广泛;另在某些情况下,GLP-1受体激动剂和胰岛素结合使用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但产品使用需要专业医生指导。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